close

P1030213.JPG

 

首圖是龍安寺的鏡容池。

原本龍安寺最早是一棟別墅,後來改成禪寺,現在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

從京都車站搭乘公車到立命館大學下車,再步行15分鐘左右抵達。

半路上看到這張地圖,這附近有很多的寺院,也包含超有名的金閣寺。

不要看它地圖都畫在一起,其實各寺院彼此之間距離並不是在隔壁而已....

 

IMG_8464.JPG

從停車場走過去,如果不是看到茂木的樹叢中有"石庭拜觀通路"的牌子的話,

還有點納悶門到底在哪裡??

IMG_8465.JPG

 

進去走了幾步路才看到"山門"

 

IMG_8467.JPG

 

門旁有註明,這裡是: 歷史的風土特別保存地區。

日本人對古蹟真的是保護得很好。

 

IMG_8466.JPG

 

買了門票,經過山門,尚不用驗票,是要到石庭才要驗票。

P1030171.JPG

山門之後是像公園一般的步道,頂上全都是楓葉。

P1030168.JPG

這裡可是秋天賞楓的名所!

 

P1030167.JPG

 

步道寬闊,初夏時節,遊客不太多。

P1030166.JPG  

大雲山龍安寺全景地圖。

P1030170.JPG

巧遇尚還旺盛的紫色紫陽花。

P1030174.JPG

龍安寺最有名的就是石庭了,參觀石庭要脫鞋子,並驗票。

一入石庭會先看到許多氣勢磅礡的書法。

P1030177.JPG 

這是石庭的小模型。

P1030179.JPG

 

然後看到一排人坐在木迴廊邊緣,每個人都在數數...1...2..3..4..5..

這就是石庭了。

這是一個約10x25平方公尺的無樹無花的庭園,只有白砂和15塊大小不同的石頭組成。

那它有名在哪呢?

說明書上寫了,最有名的部分是:不論你在哪個角度,視線範圍內無法一次完整看到15顆。

當然我也跟著數了起來...真的站哪裡都數不到全部,除非一邊走一邊數才行。

其次,石庭周圍的矮牆,是以混著菜籽油的土壤砌成,時間久了會內部產生油脂,形成獨特造型。

而且,其實整個石庭仔細看之後,會發現它不是方正的,

是圍牆高低製造的視覺效果,讓人覺得他是方正的。

IMG_8468.JPG     P1030180.JPG P1030181.JPG P1030182.JPG P1030185.JPG

遊客們乖乖坐在邊緣數石頭中...(勿擾~)

 

P1030190.JPG

 

然後這方丈兩個字也頗具盛名

P1030186.JPG

方丈兩個字後面的房間。

P1030188.JPG P1030189.JPG  

接下來要往另一個重點前進,通過側邊長廊~~

P1030193.JPG

 

看到囉~就是這個!! 這個叫做「佗助椿」,看到本尊才知道其實很小。

P1030201.JPG

 

要近看才知道他有名在哪~設計像銅錢,中間是個口字。

然後這個口和從上面順時針分別可以和旁邊的"半個字"組成「吾唯足知」。

是的!這四個字共用這個大大的「口」字。

解釋起來就是...我唯有知足。

 

IMG_8469.JPG

旁邊有立牌註釋,看不懂日文的話,重點就是看倒數5~4行的漢字,

知足者即使貧窮也是富有的,不知足者就算富有也是貧窮的。

P1030195.JPG  

看完了極富禪意(我道行太淺只覺得漂亮卻不太能有太多的感觸)的石庭,

往順路出口回程去看看鏡容池。

P1030206.JPG

鏡容池名字取的真好聽。可惜下起綿綿細雨,不然這水平如鏡,看了心也平靜。

 

IMG_8470.JPG    

還有躲在樹下的小船。

P1030173.JPG

楓葉也在照鏡子嗎? 已經很美囉~

P1030210.JPG   

結束龍安寺的參觀行程,雨也變大了,接下來找個地方躲躲雨喝杯咖啡吧~


檢視較大的地圖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saki 的頭像
    Yusaki

    Yusaki到處走跳

    Yu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